广东现代舞团将于11月22日广州友谊剧院内,为第九届“广东现代舞周”开幕式而呈献的《杜象·易象》,是一台特别让我期待的节目。不但因为这是广东现代舞团成立二十周年的献礼节目,更是因为这台节目里的三位编舞家:潘少辉、邢亮、刘斌。他们三位能够走在一起,进行合作,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。
三位编舞家代表了中国现代舞发展二十年里的三代人物:潘少辉今年年纪五十出头,邢亮四十出头、刘斌三十出头,各自相隔十年,经历了中国现代舞发展的三个时期,也代表了对舞蹈艺术的三种不同观点。
潘少辉在1985年加入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,开始了他的实习编舞创作,1987年赴美国纽约进修舞蹈并参与当地的编舞工作。1993年广东现代舞团成立之初,潘少辉刚从美国归来,为城市当代舞蹈团建立二团,并开启了香港的环境舞蹈发展,而我也多次邀请他到广东现代舞团授课,更在2007年邀请他担任舞团的艺术总监,为中国的现代舞培养人才。可以说潘少辉参与了初期中国现代舞的发展,并不断为中国现代舞贯注新鲜的观点。
邢亮在1993年离开北京舞蹈学院,加入了刚成立不久的广东现代舞团,才正式接触现代舞,却很快深得箇中三昧,于1994年更在法国巴黎代表中国获得国际现代舞蹈大赛的男子金奖。他在担任广东现代舞团舞者期间已经发表不少作品,深受重视,可是要到1998年到香港工作之后,才开始潜心创作。邢亮在2000年被邀成为广东现代舞团执行艺术总监,显现出非凡的编舞才华,可以说是广东现代舞团培养出来的中国第一代编舞家。
刘斌曾为福建省歌舞团主要演员,于2000年考进北京现代舞团,才深入接触现代舞。他在2005年成为北京雷动天下的建团团员后,开始对编舞产生兴趣,2009年辞退专业舞者的职务,成为中国大陆为数不多的自由身舞者和编舞。刘斌现在以独立舞蹈家的身份,发表作品或为舞团编舞,出入于国际舞蹈节和国内大小型舞蹈聚会,潇洒进退、不囿于成规,为中国新一代现代舞者和编舞家们,提供了不单可以生存,而且可以成功的典范。
三位编舞代表了中国的三代编舞家,自然对艺术的观点很不一样。我因为跟他们多所接触,对他们的艺术观点也多所了解,明天再跟大家细聊他们在艺术上的不同之处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