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地址:特雷莎·布朗和戴剑的后现代舞 作者:曹诚渊
广东现代舞团演出的《运动逻辑移植报告-2013》将于这个周末在舞团小剧场跟观众见面。
这台节目是在中国舞台上非常少见的、由中国编舞家编排的“后现代舞”。编舞戴剑于2004年北京舞蹈学院毕业之后,便到了美国纽约,参与当地的专业舞蹈演出。他先后在沈伟和特雷莎·布朗Trisha Brown的舞蹈团中担任演员,而在跟特雷莎·布朗的四年合作中,浸淫出浓浓的后现代舞蹈风格。
在戴剑的新作中,我看见满目飞扬跳脱的动作设计,处处展现了戴剑自己的个性,可同时在整个结构和审美趣味上,却发现他受特雷莎·布朗的艺术理念影响甚深。特雷莎·布朗是美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,影响世界舞蹈发展的后现代舞蹈大师。中国当今的现代舞创作中,我们可以看见玛莎·格兰姆Martha Graham、何西·李蒙Jose Limon、伊利·克里安Jiri Killian、皮娜·鲍什Pina Bausch、威廉·佛塞William Forsythe等的影子,可是美国的后现代舞蹈,从默斯·肯宁汉Merce Cunningham开始,却总是乏人问津。我很高兴看见戴剑能够把特雷莎·布朗的艺术理念带来中国,也期待年青的戴剑,能在中国走出一条真正的“后现代舞”道路。
我觉得,如果能了解特雷莎·布朗的后现代舞,便能更深入欣赏《运动逻辑移植报告-2013》。布朗早在1962年,年方26岁时,便成为约德森舞蹈剧场Judson Dance Theatre的发起人之一。约德森舞蹈剧场是后现代舞蹈中神话式的名字,在那里,几乎所有今天跟后现代舞有关系的人物,如第一个发展接触即兴的史提夫·帕克斯顿Steve Paxton、第一个以没有受过舞蹈训练的普通人作舞蹈表演的大卫·歌顿David Gordon、第一个以结构代替编舞的露仙妲·查尔斯Lucinda Childs,第一个以日常生活动作为表演元素的伊芳·瑞恩娜Yvonne Rainer等,都曾是这个剧场的成员,而特雷莎·布朗当之无愧地是这班艺术家中的领头羊。
布朗的舞蹈中曾有过许多个第一,包括第一个进行环境舞蹈创作和演出,第一个带着自己的舞团跑到湖中心跳舞、第一个把舞者挂起来沿着高楼的墙壁跳舞、第一个要求演员在纽约曼哈顿十条街道上的房屋顶上跳舞,第一个要求舞者们放松身体去跳舞、第一个以简单的几个动作通过反复组合编成一支漂亮的舞蹈。我们今天所说的“环境舞蹈”、“放松技巧”、“简约主义”等,其实都经过布朗的舞蹈千锤百炼而遍传于世。
特雷莎·布朗舞蹈给我的最深印象,是舞蹈中举重若轻的处理手法。演员在舞台上好像轻松地走来走去,动作却是出奇地繁复;演出充满了即兴的味道,却又让观众知道,如果不是经过极度精确的排练,肯定出不来那种行云流水的感觉。知道布朗的后现代舞,就知道她下了莫大的功夫去反复磨练一个动作,最后却把最简单和纯粹的一面呈现给观众观看。这种表面轻盈,内里却历尽沧桑沉淀,正是布朗的后现代舞蹈的魅力所在。
广东现代舞团演出戴剑编创的《运动逻辑移植报告-2013》,虽然还没有达到特雷莎、布朗对后现代舞要求的最高度,却有着锵锵独行,寻找自己道路的风骨,足以让我们的观众细细品尝。
评论